来关注一下中东的最新局势创富配资。
8月28号,以色列突然发动了一次斩首行动。不同于以往打击军事目标,这一次他们直接把火力对准了胡塞武装的政治核心。胡塞的总理艾哈迈德·拉哈维,以及多名内阁成员,当场丧生。消息一出,外界一片哗然,但胡塞武装第一时间却选择否认,直到两天后,也就是30号,他们才正式承认总理和部长们被炸死。
这两天里,很多人最担心的一个名字,就是胡塞的发言人叶海亚·萨里阿将军。大家都知道,他几乎是胡塞武装最有辨识度的面孔,也是以色列最想拿下的目标之一。可就在这段关键时间,他人突然消失,社交媒体也停更,让外界以为他可能已经遇害。
直到9月1号,叶海亚才通过声明“现身”,不仅确认总理被炸死,也相当于给大家报了个平安。失踪48小时,大概率就是在转移,毕竟他在以色列的“必杀名单”上。
这次斩首行动,按照以色列一方的说法,号称利用了“狭窄的情报窗口”。换句话说,他们很可能有“内应”,通过“间谍”在提供情报。打击的目标不再是普通战地指挥官,而是胡塞的政治领袖。
这种打法,其实和之前以色列对付黎巴嫩真主党时的套路很像。大家可能记得,“传呼机行动”也是瞄准领导层创富配资,用高精度斩首来摧毁对手的意志。现在,他们把这一套复制到了也门胡塞武装身上。
不过,这一次胡塞武装的反应很特别。不是立刻对以色列进行报复,而是直接逮捕了11名联合国工作人员。外界猜测,这可能说明胡塞掌握了和间谍有关的线索,也可能是他们想通过抓人,把矛头指向以色列,从而吸引国际关注。
无论如何,胡塞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,他们要和以色列死磕到底。那问题来了,胡塞武装会怎么报复?
从目前情况看,胡塞手里最有力的武器还是导弹和无人机。过去一年,他们已经多次袭击以色列本土和红海航线上的船只。可以预见,这次高层被斩首之后,他们大概率会加大导弹攻击的力度。
但问题也摆在眼前:胡塞的导弹虽然能制造麻烦,但能不能真正改变战场局势,还要打个问号。胡塞武装能不能撑下去,关键看谁?答案是伊朗。
胡塞和伊朗的关系,就像真主党和伊朗的关系一样。没有伊朗的支持,他们不可能有今天的火力。外界普遍认为,胡塞的导弹技术和无人机技术,背后都有伊朗的影子。
所以接下来,就看伊朗愿意出多少力。如果伊朗加大支持,胡塞就有底气继续加码和以色列的冲突。反之,如果伊朗选择收缩,胡塞可能就会陷入被动。
从这次事件能看出一个趋势:以色列未来不会再消耗大量兵力和胡塞正面对抗,而是更倾向于用斩首行动,精准削弱胡塞的核心层。而胡塞的选择也越来越有限。要么忍下去,承受一次次损失;要么赌一把,升级攻击,把冲突推向更大的范围。
更复杂的是,这场冲突背后还有美伊的较量。美国是否纵容以色列继续斩首?伊朗是否愿意加码投入?这些都将决定胡塞和以色列的对抗走到哪一步。
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